阅读历史 |

第360章 提名出炉(1 / 2)

加入书签

第360章 提名出炉

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定于2月7日至17日举行,共有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400余部影片参加。

国内这边宁昊的《无人区》入围了主竞赛单元,是参赛影片。

王家卫的一代宗师,展映但是不参赛。

“这电影要是能不剪辑重拍,该多好。”

宁昊还是怀念他最初的版本,想着拿最初的版本去参赛。

“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,不剪辑,你能过审?还想去参赛。”

李牧电话里笑道。

宁昊自己也知道不可能:“我就发发牢骚.”

隔天。

美国洛杉矶市贝弗利山的塞缪尔·古德温剧院,由学院主席汤姆·谢莱克,揭晓奥斯卡提名名单。

至此,以2012年9月的多伦多电影节为起始,绵延数十站影评人协会、工会、媒体奖、金球奖的奥斯卡前哨战,终于要进入第二阶段。

来自美国本土和海外的公约400名记者第一时间目睹了全过程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。

入围名单在第一时间,散播开了。

斯皮尔伯格执导的《林肯》以十二项提名领跑,

李按的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一举拿下十一项提名排名第二。

李牧叫好又叫座的《地心引力》轰下了十项提名,排名第三。

“华人导演攻陷好莱坞!!!”——好莱坞报道。

“《林肯》、《少年派》和《地心引力》成为了最大热门.”——洛杉矶时报。

“奥斯卡扇了金球一大耳光!!!”——纽约时报。

显然这个提名,引起了很大的热度。

主要是李牧和李按两人,加起来总共直接收获了21项提名,这是十分恐怖的。

不过大部分奖项都在重叠。

毕竟大奖就那几个,大家都入围了。

今年是学院第一次采用在网上进行投票的方式,虽然此举提高效率并使得提名和最后颁奖之间的间隔被拉长了2个礼拜,但却也传出系统错误而耽误提名投票的消息。

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本届奥斯卡的提名参与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以往任何一届,每一个奖项的投票人数也超过以往,可以说这份提名的含金量比以往更高。

越多的人看,就意味着你的电影要满足越多的人的口味,这本就是一件艰难的事。

从总体上来说,目前较普遍的看法是对入围的九部最佳影片都没有什么异议。

但在最佳导演方面,《逃离德黑兰》的本-阿弗莱克、《刺杀本拉登》的凯瑟琳-毕格罗和《悲惨世界》的汤姆-霍伯三人均落选却让所有人都感到有些意外。

这似乎有点爆冷的样子。

奥斯卡似乎有点和金球奖逆道而行,除了《地心引力》,在金球奖的赢家似乎在奥斯卡面前都失利了。

使得本届奥斯卡充满了悬念。

各大媒体纷纷做出预测。

这份名单在国内的热度是前所未有的高。

“我是真不敢想,直接轰下21项提名!!!”

“虽然很梦幻,但是还是要淡定,毕竟只是提名,而且奖项重叠度也有点高了”

“再次上演华夏德比啊!!!”

香江。

李牧不为所动的继续拍着《调音师》。

名单已经公布了,剩下的就是等颁奖典礼了。

“今晚我请客。再搓一顿。”

李牧看着有些激动的剧组,只好再安排一顿饭局。

“牛逼,李导。”

“《调音师》有没有机会带我们去一趟好莱坞”

众人纷纷高喊。

商业化越来越浓的今天,好莱坞的影响力更甚了。

“奖项这玩意随缘,当然能争取的,不会错过”

李牧淡淡笑道。

网络上早就热火朝天了,央视、新浪等各大媒体还做了专题,这一次是第一次两位华人导演闪耀奥斯卡的一次,也可能会是最后一次。

可以说,盛况空前。

张艺某、陈凯哥等诸多导演更是纷纷向李牧和李按两人祝贺。

“可惜了,《搜索》没入选。”

陈凯哥在家里叹息道,不然这一次说不得就三大导演汇聚了。

这让他颇为失落。

就在这时,正在休息的众人还在闲聊,剧组突然传来了场务的声音。

“刘伊菲来了。”

这句话让李牧有些惊讶。

只见刘伊菲一身简装打扮,清新亮丽,戴着个鸭嘴帽和众人招手打招呼。

“巩利姐,桦哥,姜导”

姜闻挤眉弄眼的,带着巩利几人走开了,将空间留给了李牧和刘伊菲。

“你怎么来了?《BJ遇上西雅图》拍完了?”

“怎么不欢迎我探班?”

刘伊菲冲李牧甜甜的笑了笑。

“《西雅图》转道纽约拍摄最后部分了,薛导说已经没什么事了。”

刘伊菲双手绕在背后,整个人显得十分开心。

本来《西雅图》的拍摄就简单,薛小璐预计最多两个月就拍摄完毕,看来一切进展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