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76章 年报出炉(2 / 3)

加入书签

换市场,赔本赚吆喝的大环境下,瑞达网络公司能够做到稍有盈余,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。相信这份年报公布出去,瑞达网络公司的股票,还能大涨一波。

在这份年报的最后,还附加了一份分红申请,建议拿出100亿利润,进行分红操作,让花钱购买瑞达网络股票的广大股民,都能有所收获,以感谢他们对瑞达网络公司的支持和信任。

在2012年的当下,我大A股的上市公司,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,那就是不管利润高低,都不喜欢分红。像是四大国有银行、两大电信运营商,格力电器这样坚持每年分红的企业,堪称凤毛麟角。这一点在十几年后,有所改善,但是依旧有不少公司,坚持不分红,几十年如一日。这一做法,让股市的价值投资理念,受到严重的冲击,让大多数股民,一味追涨杀跌,投机心里严重。

乔瑞达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,可不想被股民们骂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,所以分红是必须的,需要权衡的,无非是分多分少的问题。目前电商领域,依旧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,众多电商平台,跑马圈地,砸钱换用户,彼此竞争非常的激烈。瑞达网络公司,作为一个电商行业的后起之秀,在底蕴上,终究比淘宝、京东等先发平台,差了一筹。为了不在竞争之中落伍,瑞达网络公司必须留下足够的储备资金,用以烧钱打广告,搞促销活动。不过瑞达网络公司,上市的时候,筹集了大量资金,只是在分布仓储和快递服务站的建设过程中,投入了一部分,还有一个半数以上没有动用。有这笔资金在,保证瑞达商城未来三五年的营销推广费用,还是没问题的,所以12年这170多亿的利润,全部用作分红,也没有问题。刘佳雨提出的百亿分红,已经是相当保守的做法了。

乔瑞达权衡再三之后,还是拿起签字笔,在申请书后面,批示了同意二字,然后在右下角,签上了自己的名字。放下第一份年报,拿起第二份,继续审阅。看文件抬头,这一份年报,是属于瑞达电子厂的。和瑞达网络公司不同,瑞达电子厂不是上市公司,而是乔瑞达的独资企业,并不需要对外公布年报,所以手上这份年报要粗糙很多,只罗列了一些具体的统计数据,并没有涉及业务概述和公司发展状况的介绍。不过乔瑞达每个月都要审阅瑞达电子厂提交的月报,对瑞达电子厂的业务扩展情况,和公司发展状况,有着清晰的认识,年报上有没有相关内容,影响不大。

从这份年报来看,如今的瑞达电子厂,已经发展到了相当规模,拥有产业工人10万人,年产值150亿,合作企业几十家,在德诚市的影响力与日俱增。不过瑞达电子厂承接的代工业务,主要还是来自兄弟公司瑞达科技,占据总业务量的80%以上。瑞达电子厂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,利润率比较低,刨除巨额人力成本、各种税费、和工厂扩建投入之后,利润只剩下25亿。乔瑞达拿起签字笔,在年报末尾签上“已阅”二字,这份文件就算是看过了,稍后会做归档处理。

第三份年报,是属于瑞达汽车厂的。在过去的2012年,瑞达汽车厂先后经历收购重组,员工培训,新车测试,量产备货,这些过程一直在大额投入,没有任何的收入,产生了大量的财政赤字。只在12年的最后一周,新车上市销售之后,销量比较可观,算是填了一些窟窿。但是仍旧不足以覆盖前期的巨额投入,所以在2012年,瑞达汽车厂是严重亏损的,总亏损金额,甚至达到了53亿之多。由此也可以也可以看的出来,造车的前期投入,究竟有多夸张,就是乔瑞达这样的外挂选手,负担起来,都不是那么的轻松。

在这份年报后面,同样附加了一份申请书,不过不是申请分红,而是申请100亿资金,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和高速公路沿线,投资建设公共充电桩。随着两款瑞达汽车的销量越来越大,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越来越多。其中反馈数量最多的问题就是公共充电桩数量太少,便携充电桩充电速度太慢。充电难,成为了摆在瑞达汽车公司面前的首要难题,如果解决的不好,会严重影响瑞达汽车的销量。指望国家,在短期内,投入巨额资金,建设大量的公共充电桩,那基本是奢望。在电动汽车保有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,也不会有第三方公司,投资进行公共充电桩建设,毕竟开公司的都是精明人,明摆着要亏钱的生意,没有人会做。万般无奈之下,瑞达汽车,只能撸起袖子自己上了。好在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非常长,可以持续使用五到十年,属于一次投资,长久受益的项目。重生一世的乔瑞达,太清楚未来几年,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速度了,知道现在投入巨资,建设大量公共充电桩,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。而且提前布设公共充电桩,还能够有效提升瑞达汽车的销量,一举两得的事情,当然要做。

乔瑞达拿起签字笔,在这份申请书上,签下“同意”二字,然后在后面用小字批注,“允许动用汽车销售回款,进行公共充电桩建设,资金自筹,拨款没有,可以考虑找银行,进行贷款。”100亿的现金,即使首富乔瑞达,也很难一下子抽调出来,还不如让他们找银行,进行贷款,以尽快启动项目。乔瑞达旗下的公司,有一个共同的优点,那就是经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