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35章 突如其来的官司(2 / 3)

加入书签

能性微乎其微。要知道瑞芯晶圆厂自从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之后,每个月给德诚市上缴的利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,提供的就业岗位至少有几万个,带动的周边产业无数。如此优秀的本土企业,必然是德诚市政府的重点关照对象。更何况这次的诉讼中,瑞芯晶圆厂还是占理的一方,怎么会让它败诉。

挂断电话,乔瑞达收起手机,又轻手轻脚的回到自习室,坐到了女友的身边。杜青青凑到乔瑞达的耳边,小声的提问道:“瑞达,刚刚是谁打来的电话?”

“是瑞芯晶圆厂的罗厂长打来的,向咱们瑞达科技请求法律支援。”乔瑞达随口回答了一句,就拿起期刊,继续看了起来。

“请求法律支援,是要打官司吗,瑞芯晶圆厂是原告还是被告?”瑞达科技成立两年来,也曾经涉及过几次法律纠纷,不过都是一些小矛盾,大多庭外和解了,没有弄到对簿公堂的地步。如今瑞芯晶圆厂已经开始向母公司请求法律支援了,所要应对的绝对是一个大麻烦,也难怪杜青青会好奇。

“瑞芯是被告,原告是台积电,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……”乔瑞达小声的将事情的始末给杜青青讲了一遍,最后说道,“在我看来台积电胜诉的几率微乎其微,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勇气,打这场官司。”

杜青青托着下巴,歪着头,思考了好一会儿,这才说道:“也许台积电打这场官司,根本不是为了胜诉获得赔偿,而仅仅是为了拖延时间呢。据我了解到的情况,如今全球的芯片代工业务,基本被台积电和四星两家垄断了。咱们瑞芯晶圆厂异军突起,不但掌握了成熟的28nm制程工艺,还拿出了震惊业界的7nm制程工艺,这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台积电的芯片代工霸主地位。台积电赶在这个时候,起诉瑞芯晶圆厂,专利侵权,就是为了阻止客户跟瑞芯晶圆厂合作。像这样的技术专利纠纷官司,庭审过程很复杂,取证过程非常的麻烦,一场官司打个两三年非常正常。有这段时间缓冲,台积电在研发领域多多投入,没准就拿下了28nm甚至是14nm的芯片生产技术,在7nm制程工艺上,也取得了一些进展。如此一来,即使两三年后官司败诉,也没什么关系,彼时台积电已经有了和瑞芯晶圆厂正面竞争的技术实力。”

那些国际大型科技公司,还是比较爱惜羽毛的,轻易不会跟一家官司缠身的公司合作。更何况瑞芯晶圆厂还是一家纯纯的华夏企业,没有任何国际资本的投资,在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,受到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。以至于瑞芯晶圆厂成立一年以来,接到的外来芯片代工订单少之又少,来自国外公司的订单更是一个都没有。现如今,瑞芯晶圆厂初步掌握了7nm制程工艺,良品率也控制到了成本线以上,正是发力开拓国际市场,抢夺高端客户的时候。台积电选在这个关键时刻,提起专利诉讼,可谓是用心险恶,老谋深算。

“你这一说,还真是这么回事。台积电选在这个时候起诉瑞芯专利侵权,明知告不赢,还坚持打官司,很可能就是打的拖延的主意。借着打官司的由头,拖上个两三年,技术的差距就没那么大了,瑞芯晶圆厂进军国际市场的苗头,也掐灭了,当真打的一手好算盘。不过没关系,如今瑞芯晶圆厂的二期工程尚未建成,芯片产能非常有限,满足瑞达科技的芯片代工需求都显吃力,进军国际芯片代工市场,也不是那么着急。即使明年二期工程建成投产,产能大爆发,也可以先承接国内公司的芯片代工业务,做好了同样赚大钱。”

重生一世,没有谁比乔瑞达更清楚,国内的芯片需求有多大,市场成长潜力有多夸张。根据前世看过的一篇科研文章显示,从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,芯片进口额超过了4000亿美元。其中2022年,华夏国产芯片产能达到840亿颗,但同时也进口了5384亿颗海外芯片。国内的芯片需求是如此的庞大,瑞芯晶圆厂哪怕拿下其中的五分之一,都能吃的满嘴流油,赚的盆满钵满。当初乔瑞达投资建立瑞芯晶圆厂,只不过是为了解决瑞达科技先进芯片的生产问题。给大量先进芯片的出现,找一个貌似合理的出处。至于瑞芯晶圆厂能否赚钱,赚多赚少,乔瑞达并不怎么上心。这或许就是理工男的任性,他们和企业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,他们重视技术远远超过赚钱。

两天之后,上午,史家胡同四合院,乔瑞达整理好几十份专利文件,放入行李箱。一墙之隔的卧室内,杜青青正在帮着他收拾衣服,打点行装。

“瑞达,你这次回德诚市,只是为了帮助瑞芯晶圆厂打官司吗?”杜青青将几套应季的衣服叠好,放入行李箱,开口询问道。

“我这次回老家,主要目的是为了参与瑞达汽车厂的新车冬季测试。出庭作证,提交关键证据,只是顺带。”乔瑞达前往卫生间,将属于他的牙刷、牙膏、和刷牙缸用塑料袋装起来,同样放入行李箱,同时不忘回答女友的问题。

“新车冬季测试,在哪里进行,德诚市本地,还是前往东北?”杜青青和其他女性一样,对汽车兴趣缺缺,并不清楚汽车冬季测试要测试那些项目,对环境的具体要求。

“这次冬季测试,要前往华夏最北端的城市漠河,那里风景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