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酸梅汤(捉虫) 麻烦给我包一些甘草、……(1 / 2)

加入书签

宋墨玉以为自己已经来得够早,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古代人民对赶集的热情。

这鸡鸭牲畜区又名鸡鸭巷,占据整整一条南北贯穿的长街。

此时鸡笼、鸭笼把巷子口的位置都占满了,中间留出一条过道供人通行,两边时不时传来鸡叫鸭叫,时不时还有小贩农户的招呼声。

这外头都是卖鸡鸭的,再往里走,才有牛羊这些。至于马是金贵的东西,得去专门的马市才能见到,倒是离这鸡鸭巷没有多远。

眼前乌泱泱一群人,一群动物,各种嘈杂声和复杂难闻的气味混合着不断升高的气温一块发酵,不停地钻进宋墨玉的耳朵和鼻子里。但宋墨玉并不难受,只觉得兴奋。

“你看我做什么?”宋墨玉瞥了弟弟一眼。别以为她看摊子去了就没发现,这臭小子已经看她好多回了,就跟见鬼了一样。

宋之衡惊恐地指了指宋墨玉的鞋面。

宋墨玉低头:“不就是沾了块鸡屎?家里猪粪都有,你还怕鸡屎?”

宋之衡被宋墨玉怼得无语:“……”他怕什么鸡屎,还不是宋墨玉以前爱讲究爱干净,赶集都是去看一些胭脂水粉、绫罗绸缎、钗环首饰,就是连路过都不肯路过鸡鸭巷,说是这里气味难闻,会熏坏她的衣裳。

如今不仅为了娘要亲自来买鸡,连鞋面上沾了鸡屎都浑然未觉,可不是奇怪吗?

宋墨玉直接从旁边捡了几根稻草,一只手扯住一端把鞋面上的脏污刮了下去,然后甩掉稻草用手帕擦了擦手。

她本想随手把手帕丢掉,紧要关头又想起这是手帕不是餐巾纸,只能默默把沾了味道的手帕叠好收起。

怀念现代生活的第N个时刻,把我的餐巾纸、卫生纸、湿巾、湿厕纸、厨房纸、各种好用的东西还给我啊!!!宋墨玉在内心默默呐喊。

宋之衡看她这副如遭了雷劈的瘟鸡模样,才觉得有点像他打小认识的二姐了。

宋墨玉自小跟着家里人在菜市场、酒楼里来回混,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,什么食材好,她看一眼就知道。

但许是她如走马观花,浑身的打扮看起来实在不像一个真心要买的人,两边的小贩只是随便吆喝几声,没有几个真心招揽宋墨玉的。

“你看了这么多,怎么一只都没买?”宋之衡走着走着口渴了,有些不耐。他想早点买完回家喝水。

宋墨玉拍拍弟弟:“渴了?等回家给你做酸梅汤喝。”

宋之衡现在对宋墨玉嘴里吐出来的一些奇怪菜名,虽然听不懂,但好奇心十足:“真的吗?怎么做的?好喝吗?要做多久?”

“你怎么这个也没喝过?”宋墨玉无奈。她实在不知道这个时代这种好吃的也没有那种好喝的也没有,这些古人是怎么度过一年四季的。

平白无故感觉自己被鄙视了的宋之衡,气鼓鼓!

“小娘子买鸡吗?”

宋墨玉走到一处时,有人招呼起她。声音清朗,是个缠着蓝布头的妇人,人看着精神又勤快,她的鸡笼也收拾得很干净。

加分。宋墨玉心想。于是她停下脚步。

“我这鸡都是家养的,日日在山上跑吃虫子,个头大肉质好又精神,买回去不管是炒着吃还是炖着吃总是没错的。”妇人见宋墨玉驻足,觉得有戏,更是热情了几分,“鸡蛋和鸡仔也是有的。看您要哪种?”

妇人没把宋墨玉姐弟俩当做闲逛的人,一本正经地介绍着。宋墨玉听见周围有人喊她赵娘子。

宋墨玉还真看中一只芦花鸡。眼前这只母鸡体型又大又圆润,毛色光滑油亮,看鸡脚结实有力,一看就是经常运动的鸡。无病无灾,皮薄脂肪少,可以滋阴补肾、生血补气,搭配肥嫩的鸡枞菌一起炖汤,最是适合给心血不足的纪嫣喝了。

“您这鸡怎么卖呀?”宋墨玉问。如果她没猜错,这鸡大概有三斤多重。按照她之前一路听着小贩们的喊声,一斤鸡肉最贵约十五个铜板,最便宜也要十三个铜板。

赵娘子麻利地把宋墨玉看中的这只鸡拿了出来,吐字清晰:“成鸡都是一个价,十八文一斤。”

这价格超出了宋墨玉刚才听到的最高价。

赵娘子看出宋墨玉的顾虑,说道:“一分价钱一分货。我这鸡不敢说是鸡鸭巷里头最好的,但比我好的也再找不出两家来。您看这毛色、这鸡头。”

见宋墨玉不说话,赵娘子拿过一杆称称了一下:“三斤四两,小娘子,今天我这还没开张,你若要的话六十个铜板,再额外送你一个鸡蛋可好?”

本来还想讲价的宋墨玉看着赵娘子的笑脸,心里算盘一响,一个鸡蛋市价一个铜板,倒也合算。

但她有不砍价就不舒服的毛病,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:“那这小鸡仔怎么卖?”

赵娘子的态度依然很好:“大一点的五个铜板,小点的三个。若是买的多还可以便宜。”

宋墨玉想起家里那偌大的院子,挖一块地种菜,再养几只鸡仔正好。她这次来赶集,爹可是给足了“经费”。

“就买小的吧,小鸡仔来五只,这只芦花鸡也要了。七十个铜板,不要你送鸡蛋,可否?”

“成!小娘子爽快,我也爽快!”赵娘子点头拍板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